2014-02-12 09:19:53
来源:水母网

水母网2月12日讯(YMG记者云鹏通讯员张扬刘佳李琨) 201扫雷艇原系国民党驻守长山岛负责海上巡逻的海军舰艇。1949年2月17日凌晨,向往解放区的轮机兵李云修联合其他船员控制了全艇,成功发动了投诚起义,将舰艇连夜开往解放区烟台港,受到解放区军民热烈欢迎。4个月后,该艇更名秋风号扫雷艇,参加了解放长山岛、舟山群岛和一江山岛战役,为我军解放沿海诸岛立下赫赫战功。
国民党船员策划投诚起义
“201扫雷艇原系日造钢壳艇,是国民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接收日军的战利品。”当记者采访这段红色记忆时,长岛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、县革命史料办公室副主任王国胜讲述了201扫雷艇起义的历史。他说,该艇性能好,武器装备先进,战斗力强。1948年4月,201艇由青岛移防长山岛,隶属国民党海军长山岛巡防处,与202、203艇一起常驻长山岛,负责海上巡逻。
王国胜告诉记者,1949年1月,东北全境、华北大部已解放,与长山岛毗邻的烟台、塘沽也相继回到人民的怀抱。随着国民党军节节败退,201艇的进步士兵李云修、王文礼、万成岐向往光明,谋划发动起义。李云修是荣成人,小时候家境贫寒,曾在烟台“东升祥”粮店当伙计,后回村参加民兵,并担任了村青救会会长。1947年8月,经过“敌工”培训的李云修,通过在国民党海军一艘船上当大副的堂叔介绍,到201艇当了勤务兵,后转为轮机兵。1949年1月,李云修与青岛籍的帆缆兵王文礼和平度籍的舵手万成岐结拜为兄弟,并得到了艇上侯玉辉、黄四旗、刘瑾言、刘昆洞、童象5位台湾籍士兵的支持,他们开始策划起义,准备把艇开到烟台解放区。
深夜驶向解放区烟台港
“经过一个多月的秘密酝酿,1949年2月16日凌晨,李云修等利用艇长和多数军官上岸过夜的机会,发动起义。”王国胜说,李云修负责机舱和联络;万成岐掌舵驾驶;王文礼和刘瑾言负责巡逻和帆缆;侯玉辉和黄四旗负责枪炮。他们迅速控制了全艇。
2月17日凌晨1点,为了不惊动附近的国民党官兵和舰艇,李云修等决定不开机器起锚,用锯锯断锚链。因为太紧张,刚锯几下,锯条掉到了海里,换了新锯条后,没锯几下又被卡住了,他们只好冒险开机器起锚。烟台籍的18岁轮机兵赵悦学非常沉着,很快就开动机器把锚提了起来,然后由万成岐驾驶,离开南长山岛鹊嘴港湾,驶上通往烟台的航线。
王国胜说,201艇开出南长山岛不久,就出了故障,第四缸循环水被堵,缸体外表的润滑油因高温而燃烧,机舱里烟气弥漫。经过紧急处理,最终化险为夷。快到芝罘岛时,报话机里传来了艇长急促的呼叫声:“喂!喂!411,411(201艇呼号)!我是你们的老板,你们到什么地方去了?赶快回来,我绝不会亏待你们。”李云修等让电报员宋元达回答:“我们现在已经到东北老铁山了,和你们走的不是一条路了。”
解放长山岛、舟山群岛等诸岛
1949年2月17日早晨7时许,201艇抵达烟台,抛锚停泊在烟台港外。此时,他们已在桅杆上挂起白被单作为白旗,全艇炮口一律向上,表示投诚起义。
李云修乘舢板登岸,受到解放军热烈欢迎。随后,全体艇员被接到毓璜顶,安排了住处,当晚举行了欢迎宴会,祝贺起义成功。第二天,胶东军区参谋长裴宗澄到烟台接见艇员,胶东军区司令许世友发来贺信,对起义艇员表示慰问和表彰。201艇经过整编,李云修、王文礼、万成岐分别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。“1949年6月,该艇参加了解放长山岛的战役。长山岛战役结束后,201艇到青岛上坞大修,改名叫秋风号扫雷艇,荣立战台风集体功,全体官兵受到嘉奖。”王国胜介绍,8月12日,201艇作为人民解放军的炮艇,重返了长山岛。后来,随军南下解放了舟山群岛。直到1955年参加解放一江山岛以后,201艇才返回上海,成为华东水雷大队的教练艇。
201艇起义,动摇了长山岛国民党守敌的军心,壮大了解放军的海上力量,对创建人民海军、解放沿海岛屿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安雨山
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:0535-6631311